招教 教研 教师生活 教学反思 班级管理 听课评课

主持人大赛给我的作文启示

主持人大赛 作文启示 未知/阳光 2020-01-28   次浏览

习惯于需要什么补什么,所以明明知道主持人大赛很好看,也没有按时按点地观看过,好在也算是处于“准假期”了,趁家人外出,自己在家里好好地把1月11号的主持人大赛回看了一下,感觉很是震撼,且不说自己因选手“脚力”“眼力”“笔力”“脑力”而感到的敬佩和赞叹,单就他们“走出去”寻找到的素材,便已让我深深震撼,在整个的观看过程中,脑海中一遍遍地想着:一定要让孩子们看到,一定要提醒孩子们作文写作应该如何选材。

在这样的一种心理驱使下,我对统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作文教学《如何选材》进行了梳理备课,并且在课堂中进行了实施。

课堂之初,我截取了两段主持人大赛新闻类选手中得分最高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同学们做最初的发言:看到这样的新闻素材你想到了什么?第一位同学说:“很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对她的真诚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她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感到担忧。第二位同学也感叹很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在这里都看到了。类似于第一个同学的回答。然后,第三位,第四位……几位同学的观点依次开列,也就这么一个“新”字,之所以感觉到了新还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里,原来没有这样的素材。我表示无奈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担忧。

因为作业,因为培优,我们的孩子在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班交叉出现,有的孩子几乎没有自我活动的可能,观察阅读的时间和心情大大地被压榨被挤走,哪里能知道这样的事情呢?

作文选材应该是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我们孩子的“眼力”如何,脑力如何,是不是也要经历一番考验呢?他们在繁忙的学业的压迫下,还有心情去欣赏身边的人和事情吗?那种“时不我待”的紧张,那种为了分数争分夺秒甚至去厕所也要念念有词的紧迫,还能让我们的孩子去观察去欣赏身边的风景吗?他们还有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吗?等到真的面临综合素质考评真的面对试卷需要时,“燃眉之急”怎么解决?所以,素材的匮乏是我们很多学生面临的窘状,哪怕是培优班的孩子,他们依然缺乏这样的一种视野,这样的一种观察力这样的“眼力”,当然,他们也缺乏真正的积累。

结合冯硕的案例,我们来说说选题的方向。西藏边关巡逻的战士们,或许真的离我们很远,但是那个因为排雷遭到意外的可爱的战士杜富国我们可以不知道吗?关注点与成长点成功点密不可分,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全民关注点我们怎可以忽略?电视里的时政消息难道我们也不可接触吗?杜富国那是2018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我们可以不知道吗?这样一个采访资料的穿插,我们是不是也能提炼出这则新闻素材的深意呢?一个家庭,两名战士,一个因为排雷失去了双眼和胳臂,一个正血气方刚地在边关戍守,这样的兄弟给可爱的中国带来的是什么呢?正如康辉老师所说这是一段边关情这是一份戍守责。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有的崇高的爱国情感。母亲不争气的眼泪,不正是人间真情的写照吗?从母亲“不争气的眼泪”这个句子我们看到了深明大义,看到了祖国需要大于一切,看到了一个光荣的家庭。虽然期间也有亲人相阻的心酸,但为了祖国的利益,这样的责任担当在我们眼下的时代是多么的可贵!

素材呈现的角度新,人物选取有细节,故事背后有深度,家国情感来得真。这样的素材岂不就是我们作文写作中最应该寻找的?新,细,深,真。角度不同,细节着眼,深度思考,事例真实。

再看邹韵带来的一则素材,这是面向土地心怀世界的播种者的故事,这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研发团队的故事,这是一个带着国际味道带着拯救意识的故事。非洲几秒钟就会有人因为饥饿而死亡的真实体验和数据呈现,研发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阻碍,风雨洗礼后得到认可的喜悦,甚至一张小小的钞票的利用,这都是素材使用中巧妙地穿插。最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出镜更是让人动容,用“蹩脚的英语”说出来的句子是那样的流畅和使人动容?不单单是家国情怀而是上升到了国际视野,为了全人类做出我们应该做的一些事情,这就是追求,这就是担当,这就是中国力量!

素材选取的新(针对共和国勋章这一奖项而言),事件报道的细(小小的一张钞票),人物情感的真,帮助全人类的思想之深,这也是素材选取之法的具体体现。

说到此,孩子们定能明白如何选材了,那么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素材呢?观察体验,积累运用。

再举一例,把观察点拉到身边,拉到烟火气息最浓的菜市场。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我举到了菜市口老太太的毛鸡蛋炉子,举到了永城地方美食“绿豆丸子”的制作流程,之所以如此,我是想要告诉孩子们,用心观察,用心体验,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可以寻到我们想要的素材,他并不遥远,他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

感谢主持人大赛给我灵感,给我选材的启示,我也希望班级中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渠道获取自己的成长和积累,而不再评价时说“素材很新,我从来没见过”,拓宽知识面,大开眼界,真的很重要!如果有机会可以走出去看世界,那将会更好,因为外边的世界更精彩!

希望孩子们在做题之外,还有更好地提升,而这个提升不单单来书山题海,而应该来自日常观察,来自生活有心人的切身感悟。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