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择校
1、先说师资。娃儿能力能去原直属分校的,就卯足劲上吧。看到不少家长会把原直属与其余区重点拿来对比,甚至原直属普通班与区重点各种莫名其妙班对比,看似纠结,其实完全不纠结,个人觉得没得可比性。为什么呢?原直属的师资力量那是绝对更强的(这里不讨论个别运气太好或者运气太差的情况,只说整体)。老教师(不是岁数大,比如教龄十多二十年这种),直属不用说了,自身有一批,加上人往高处走,区重点特别优秀的,很多年前就在积极往原直属蹦,所以在这个梯队里,原直属完胜。第二梯队,年轻的新教师,从各学校进新人来看,原直属的门槛要高得多。新人进来后,老带新,团队培训,基本素质加成长,哪边更好,不用我说了吧。
2、再说学生构成。不用说,最牛的,以及相对牛,或者说整体素质更高的娃们,大部分被原直属捞走了吧(仍然不讨论个别娃因为家庭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成为沧海遗珠,但这些遗珠三年后初中毕业绝对“还珠”到原直属)。所以,即便自己娃不是第一梯队的,但整整三年跟着第一梯队的娃混,起码不当井底之蛙。你问我不在一个班,怎么混?这个混不是说大家一起耍,有年级排名啊,总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免得当井底之蛙是吧?
3、成长平台。这个也没可比性。原直属那么多年市JW的亲儿子不是白活的,眼界、资源,大家闺秀与小家小户的区别,可能比喻不恰当,但其实差不多。这一点大家可以去原直属的官微号这些看看当年的七龙珠即便被划到各区分封地,气质也绝对是扛扛的。说明,七龙珠是被划到各区JW管理了,所以只能称原直属。但七龙珠里面的两个曾带附中称号的,XF和YW,人事财政等不归区JW,而是跟着赐名的大学爹妈。然后这里又有区别,XF的爹属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所以管理在这条线上。YW的娘则是市内高校,管理又回到了市相关部门。这个说明与小升初没有关系,多费唇舌说明,免得有知晓一二的来拍砖,说这两所从某种程度上,不属于区JW,进而又开撕。当然,是不是不属于区JW就又高人一等呢?非也!打个比方,皇阿玛的七个儿子,重新认爹,五个给各地老王爷当亲儿子,老王爷宝贝得很。和自己原本亲生的一视同仁不说,皇阿玛的儿子比以前自己家那些能干啊,所以老王爷当嫡子养呢。还有两个儿子,一个的爹在联合国,虽然路途遥远,不过吃穿用度还是不愁的。一个的爹还是皇阿玛的老阿哥(辈分乱了?反正打比方说着玩儿呢),不过老阿哥自己一大家子人呢,于是这个儿子平时起居学习,皇阿玛还是让他跟着已经接收了一个阿哥的老王爷(这个故事觉得不靠谱?JW新发了去年重庆市中小学的高级职称通过的文件,有看得到的可以去看一下,XF和YW,名单不在各区,而是单列的。其余的在各区名下了。)到目前为止,其实还是和小升初没多大关系,其实又有一丝丝的关系。因为,宫斗剧又拉开新一轮了啊。因为,以前就是在皇阿玛身边闹腾,现在继续闹腾不说,每个背后又站着老王爷,老王爷也要下命令,阿哥们除了拼自己在阿哥中的名气,老王爷跟前还要争宠,什么都要靠自己。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就在这一轮新征战开始之时,各原直属,基本上都换了总司令。所以,很多观念又要更新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
4、原直属之间,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这一点坛子里爸妈应该都能感觉。尤其是对于牛蛙的拼抢,原直属绝对把各种看家本领都用上。这个和择校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关系!你以为他们仅仅拼抢小升初吗?才不是!三年后的初升高战斗激烈过小升初太多!所以,接下来的上千个日夜,也绝对是兢兢业业地练兵!就怕被以前差不多的阿哥给比下去了。
5、再说兵法。原直属各家都是有看家本领的。加上高考改革,观念更新,而在最新的资源以及各种渠道方面,七龙珠至少在山城这个凼凼,也算世家子弟,绝对先人一步。而且时不时还和国内外好朋友交流切磋,更会精进不少。说到这里,对于择校,爸妈们可以根据自家情况,好好琢磨吧。
二、关于择班。仅仅讨论原直属之间纠结择班的。
1、能去原直属的最好的那一类班的,根据前面分析,大家也知道了。个人认为,哪个都不错,就看娃儿更喜欢哪个的风格吧。
2、上一点为什么用“最好的那一类班”而不用大家熟悉的“实验班”?重点来了。有好多个实验班?实验班分不分一二三四?所以,个人觉得,“实验班”三个字,各个学校之间,不能直接对比。那么,你问我,真实情况一般打听不到,说了也白说,还增加大家的担忧,这不是添堵吗。这个问题看你怎么看吧。这个问题的确不好说,我也没有更多招,只是凭借经验,也许有几个不算方法的方法,也仅仅是鉴别一二,剩的就看爸妈的明亮眼睛了。下面说说几个也许算不上办法的办法来衡量实验班三个字的含金量吧。
3、首先看一下新年级(就是娃娃要就读的这个年级)的班额。实验班有多少个,占总班额的比例。这个比例不是直接校与校比,而是和目标校现在的初三年级比,看总比例是不是基本恒定。比如现在的初三有七个实验班,马上的新生年级实验班多三四个,那问题不大。但马上的新生年级多是个实验班,估计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家娃究竟被承诺的是什么实验班了。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可能你会觉得分母增大,分子相应增大。新年级的总班额在飞增,实验班增多也正常。个人认为非也!原因接着往下看。
4、新年级的班额问题,对于择校择班都很重要!并且,这个班额是指目标校所有校区的总班额。为什么呢?前面分析过,原直属一大优势是师资,但是如果新年级班额大大超过现初三班额,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了。每年各个学校都会引进人才,所以班额增加比例在小范围内比较合适。但如果班额飞增,师资缺口从哪里补给?还有就是各个学校的新校区,一般新校区都会派一些骨干力量去撑几个班的门面,那么优秀师资则进一步被分散。从教育布局上来讲,分散本来是好事。但从每个娃来讲,挤破头择校图什么?就图这相对集中的优秀资源啊!回到择班的问题上,如果目标校总班额飞增,尤其是新校区颇多,更要琢磨一下这其中的真假实验班了。
5、有心的人还可以把这个对比往前面移几年。三年一轮,起码六年才成型。最少,近三、五年内,总班额曾经波动特别大的,要养回元气,起码也要好几年。
6、当然,以上这些,仅仅是从外部层面相对地分析,多留个神而已,并能绝对鉴别真假实验班。要搞清楚,一看诚信,二就只有看进去后这个班究竟有多少牛娃了。也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真的有这么多实验班,都是真的。然而,参照前两条,师资配备能跟上?总之,如果自己娃实力杠杠的,尤其是奥赛解题能力突出,或者科技发明类突出的,总成绩考核优秀的,不用多问了。
7、说了实验班,说回普通班。毕竟,大多数娃是在普通班的。那么原直属的普通班究竟如何?这么讲,看运气!这么说也许很不负责任,但真还得看看运气。前面讲了,原直属的团队优势在,普通班的各方面构成虽然会弱于实验班,但比其他区重点,不得弱。那为什么要讲运气呢?先说运气好的。好是指好在,也许碰到的新老师,比一些老教师带得还好!请放心,算概率的话,原直属新教师出类拔萃的概率肯定大得多!再说运气瞥。瞥不是说老师瞥,新老师也是层层考核的,实力不会弱,只是经验没那么丰富。但原直属林子大,树子多,空气好,什么鸟都往里面飞。如果一不小心飞到的这棵树上,有很多很多习惯很糟糕的鸟,这就是运气瞥了。这个问题又看怎么看吧。原直属管理制度在那里,普通班之间也要较量高下的。所以或许有的娃在普通班当三年头头,成长也很好。17年中考,BS的最高分,只比状元低一分那个,就是LB的普通班娃。
说累了。原谅我虎头蛇尾吧。最后简单说一下。前面提到过不讨论特殊情况,什么意思呢?就是区重点,如果在很好那一类班级,又刚好这一年遇到的老师很好,娃儿的发展也还是不错的。但总的来说,这个发展还是主要体现在学习习惯以及分数上。论综合能力,同样成绩的娃,同样是顺利发展,原直属出来的,要更好一些。这种差异,在原直属的高一,体现比较明显。就是原直属考出来的娃和还珠的娃,一开始还是有区别的,包括知识结构。只不过,如果还珠的娃自身素质(不是初中给的,而是家庭给的)很强,那么这种差异在高三毕业前能追回来。
补充一个问题,新高考来了,以后中考走向是什么样还不一定呢。所以靠着大树,机会更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