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教育解读 教育文件 县区教育 新建学校 公告公示

强基计划解读:对于新高考改革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强基计划 新高考 未知/阳光 2020-01-15   次浏览

强基计划对于新高考改革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在很多省份的新高考改革,由于改成3+3或者类似的选拔模式,学生只会认真学习语文数学外语。

然而这样的隐患是巨大的。

我长期在清华和一所重点高中有招生联系,据对方老师说,那所高中在新高考改革之后学生的三个副科的成绩有半所学校能达到A,因此这三科的要求比原来低了很多。再看外语考试,这所学校很多班级的平均分能超过140;甚至数学个别班级均分也能超过140。所以只剩下语文算能拉开差距的学科了。然而语文考试随机性确实非常大,自主招生又没了,高考的压力对于这所高中可谓近几十年来空前的高。虽然最后上清北的人数可能差不多,但是对于个体同学而言会煎熬很多。如果此时不给同学们开一条“旁门左道”,那高考岂不是变成抓阄了?

不过我在这里有一个预测,大家可以看看对不对。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这个政策的意义可能会逐步浮出水面。

高考的选拔作用在最近十来年显著的下降,地位还会不断降低。全国的高考都据说在为了“减负”而降低。然而教育部始终没有真正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竞争的产生是因为高校优质资源有限,录取人数太少,而不是因为题太难。如果中国人口变成现在的1/4,拥有哈佛 斯坦福 麻省理工 加州理工 普林斯顿 耶鲁 康奈尔 UC系统一系列高校等等,哪怕把题出难一点,中国的高考压力还会这么大吗?所以这种做法是治标不治本的,反而容易拉低生源质量。

于是是下一个问题:题的难度降低不仅不会减小竞争压力,反而会给考生增加发挥失常的可能性,带来更大的临考压力。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我正常能考700分,清华录取线650,那么我理综错一两个选择我也觉得没什么,现在题简单了,我的分数再高正常发挥也就是710左右,然而几千人能考到690以上,这时再错两道选择题可就要命了。这种风气是顶尖高校自主招生快速兴起的重要推手。而从高校的角度上看,高考对大学有多大帮助呢?我想上过本科第一个学期大家自然会明白的。而新高考改革存在几个大的问题以及后续的影响:

(1)过度弱化除了语数外之外其他科目。问题是,高校会有几个专业除了语数外之外啥都不需要呢?数学系?因此高考的选拔会变得更为混乱而低效,而不久之后各大高校会出台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弥补措施。而这个举措,或者一些其他的对应的举措可能会成为这样做的一个窗口。

(2)语文在本科期间及毕业短时间之内对于理工科专业说毫无用处略有难听,但是极其在理。高度依赖语文选拔学生将会导致很多高校理工科专业的生源质量严重下滑,换言之,该学的没学会,没用的学富五车。当然,这种下滑不会体现在招生的时候,清华照样分数线最高:体现在录取之后。这样的恶果是长远的。说实话,世界上还有哪个发达国家的理工科选拔整天抓着文学分数不放?大清帝国的科举制?

(3)上述如果在短期之内高考不再进行下一轮改革将导致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诸多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渐渐失去对外的优势,进而导致各高校被逐渐拉平,最终逐渐向着美国模式过渡。然而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这种过渡需要相当的时间完成。

只是结合一些社会现实的预测,不一定很准,但是可以分享一下以作参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