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
设 疑 自 探 25分 |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
10 |
|
2、师生对提出的问题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形成的自学提纲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探究性。 |
8 |
|
|
3、注重学法指导,但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 |
3 |
|
|
4、学生自学时间充足,不流于形式。 |
4 |
|
|
解 疑 合 探 30分 |
5、检查自学情况,坚持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判的原则。 |
5 |
|
6、中等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小组讨论。讨论有序,不流于形式。 |
7 |
|
|
7、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勇于对别人展示情况进行论证性或补充性的客观评价。 |
10 |
|
|
8、坚持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
8 |
|
|
质 疑 再 探 20分 |
9、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课本等“权威”质疑,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
6 |
|
10、学生质疑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价值性和创新性。 |
8 |
|
|
11、学生质疑的问题仍由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收放有度。 |
6 |
|
|
运 用 拓 展 20分 |
12、学生都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题或拓展题。 |
7 |
|
13、学生自编题展示率高,展示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习题达不到教学要求时,教师要做必要的补充。 |
5 | |
|
14、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必做题(基础性习题)和拓展题。 |
6 | |
|
15、学生能在反思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性总结。 |
2 | |
|
参与 状况 5分 |
16、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无“闲人”,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都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快乐。 |
5 |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二)
教师方面(30分)
1、注重启发诱导,设情激趣,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5分)
2、注重学法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归纳和梳理,问题(习题)设置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和针对性,给学生留足思考、练习和交流的时间。(8分)
3、讲授准确无误、重点突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6分)
4、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评价及时准确,充满期待和激励。(5分)
5、有驾驭课堂能力,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收放有度,活而有序,时间安排合理,准时下课。(6分)
学生方面(70分)
1、会提问:能根据教学情境、教材内容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8分)
2、会自学: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与能力,能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9分)
3、会展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尝试操作,错了也不怕,展示率高。(9分)
4、会倾听(观察):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能仔细观察别人的演示。(4分)
5、会评价:能对别人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能利用有关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7分)
6、会质疑:有问题意识,敢于向课本、教师等“权威”质疑问难,问题具有挑战性、独创性。(7分)
7、会讨论: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价值,活动有序,能表现集体观点)。(4分)
8、会总结: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总结。(4分)
9、都参与:课堂无“闲人”,人人充满自信,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没有走神或不参与学习的现象)。(8分)
10、都成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性或拓展型习题,答题正确率高,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10分)
